西藏拉萨市介绍:
拉萨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西藏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萨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海拔3650米,全年多晴朗天气。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相对于全国和自治区其他地市,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
拉萨名称由来与变迁: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崛起于山南—带的雅隆部落势力扩张到拉萨北部。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占领了拉萨地区。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惹萨(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官,是政教合一的象征。元朝初年(13世纪中叶),划分卫藏十干万户,蔡巴被归为3个万户之一。明弘治年间(约十六世纪初),宗喀巴大弟子吉尊·喜绕憎格专门研习密宗,在拉萨建立了密宗学院即下密院。后来贡嘎顿珠又在密宗学院的上部另建了上密院,形成著名的上、下密院。从此,拉萨佛教兴盛不已。明朝还在西藏边界开设了一些茶马互市,内地的纸张、丝绸、茶叶等通过茶马互市进入西藏,西藏的牛、羊、马交换到内地,内地与西藏边地经济上的往来非常密切。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并逐步建立起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
拉萨市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拉萨市下辖3个市辖区、5个县,共64个乡(镇、办事处),269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拉萨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江苏大道69号。
城关区(辖12街道):吉崩岗街道、八廓街道、吉日街道、扎细街道、公德林街道、嘎玛贡桑街道、两岛街道、金珠西路街道、蔡公堂街道、夺底街道、娘热街道、纳金街道
堆龙德庆区(辖4镇1乡2街道):东嘎街道、羊达街道、乃琼镇、古荣镇、马镇、德庆镇、柳梧乡
达孜区(辖1镇5乡):德庆镇、塔杰乡、章多乡、唐嘎乡、雪乡、帮堆乡
林周县(辖1镇9乡):甘丹曲果镇、春堆乡、松盘乡、强嘎乡、卡孜乡、边觉林乡、江热夏乡、阿朗乡、唐古乡、旁多乡
当雄县(辖2镇6乡):当曲卡镇、羊八井镇、纳木湖乡、公塘乡、宁中乡、格达乡、乌玛塘乡、龙仁乡
尼木县(辖2镇6乡):塔荣镇、吞巴镇、尼木乡、续迈乡、普松乡、卡如乡、帕古乡、麻江乡
曲水县(辖2镇4乡):曲水镇、达嘎镇、才纳乡、南木乡、聂当乡、茶巴拉乡
墨竹工卡县(辖1镇7乡):工卡镇、扎雪乡、门巴乡、扎西岗乡、日多乡、尼玛江热乡、甲玛乡、唐加乡
拉萨市地理环境:
拉萨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全市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77千米、南北跨距202千米,面积2.964万平方千米。
拉萨风俗民情:
拉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拉萨新城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人文景观:
拉萨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有气势恢宏的地质景观、磅礴玉洁的雪峰冰川、美丽恬静的草原风光、波光万顷的高原湖泊、气象万千的地热云雾和郁郁湿润的湿地林卡。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景点星罗棋布,有大小寺庙200余座,仅市区内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40多处,文物库存几十万件;有风雨千秋的历史胜迹,有美妙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和塑像艺术,有独具神韵的民族歌舞、服饰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以布达拉官、大昭寺为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拉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项,其中拉萨雪顿节、觉木隆藏戏、拉萨朗玛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拉萨堆谐、打阿嘎工序、直贡藏医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拉萨市著名学府:
本科院校:西藏大学(双一流,211)、西藏藏医药大学
专科院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拉萨美食特产:
虫草、藏刀、西藏面具、木碗、唐卡、珠宝首饰、酥油茶、糌粑、藏面、甘孜黄凉粉、青稞酒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