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文地理常识-福建省南平市简介:南平市,俗称“闽北”,福建省辖地级市,Ⅰ型小城市。南平市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人口267万人。

南平市人文地理常识

南平市人文地理常识-福建省南平市简介:

南平市,俗称“闽北”,福建省辖地级市,Ⅰ型小城市。南平市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人口267万人。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影响中国800余年,谓之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


南平名称由来与变迁:

汉建安初(196年~205年),境内始置南平。南平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入闽的主要通道。境内的建瓯市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在此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唐朝时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朝时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南平的自然地理: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县、将乐县、沙县区、尤溪县毗邻。最北端为浦城县官路乡际洋,最南端为延平区漳湖镇马林坑,最东端为政和县镇前镇峰岔,最西端为光泽县李坊乡头坑隘。南平市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平市河流都是外流河,河水来源于降水,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水量充足、季节性变化大、河道坡降陡、含沙量少、山绿水清等特点。主要河流有“一江八溪”,即闽江、建溪、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麻溪、沙溪和金。


南平市行政区划:

南平现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建阳区、延平区、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总面积26300平方千米。

建阳区(5个街道、8个镇、3个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麻沙镇、水吉镇、将口镇、莒口镇、黄坑镇、漳墩镇、徐市镇、小湖镇、崇雒乡、书坊乡、回龙乡

延平区(6个街道):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乡镇15个,即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南山镇、大横镇、王台镇、太平镇、塔前镇、茫荡镇、洋后镇、炉下镇、巨口乡、赤门乡

顺昌县(1个街道、8个镇、3个乡):双溪街道、建西镇、洋口镇、元坑镇、埔上镇、大历镇、大干镇、仁寿镇、郑坊镇、洋墩乡、岚下乡、高阳乡

浦城县(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

光泽县(3个镇、5个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

松溪县(1个街道、2个镇、6个乡):松源街道,郑墩镇、渭田镇、河东乡、茶平乡、旧县乡、溪东乡、花桥乡、祖墩乡

政和县(1个街道、4个镇、5个乡):熊山街道、东平镇、铁山镇、镇前镇、石屯镇、星溪乡、外屯乡、杨源乡、澄源乡、岭腰乡

邵武市(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城郊镇、水北镇、下沙镇、卫闽镇、沿山镇、拿口镇、洪墩镇、大埠岗镇、和平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桂林乡、张厝乡、金坑乡

武夷山市(3个街道、3个镇、4个乡):崇安街道、武夷街道、新丰街道、星村镇、兴田镇、五夫镇、上梅乡、吴屯乡、岚谷乡、洋庄乡

建瓯市(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芝山街道、通济街道、建安街道、瓯宁街道、吉阳镇、南雅镇、东峰镇、东游镇、徐墩镇、房道镇、迪口镇、小桥镇、玉山镇、小松镇、水源乡、川石乡、龙村乡、顺阳乡


南平历史文化:

闽越文化:南平还遗存着古闽越文化大量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如浦城的“越王台”、武夷山的“武夷悬棺”、“虹桥板”等。闽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的闽越文化。

建盏文化:建窑时为全国八大名窑之一,其所烧制的建盏胎色深黑坚硬,形成特有的兔毫斑、鹧鸪斑、油滴等斑纹,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是中国黑瓷的代表。

建本文化:福建印刷历史悠久,建阳的雕版印刷业始于五代。建阳书坊在宋代享有“图书之府”的美誉,是全国三大雕版印书中心之一,刊印之书称作“麻沙本”,又叫“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

朱子文化:朱子文化以朱子理学为主干,贯穿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等,影响着近古以来中国及东亚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乃至风俗习惯达700多年,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茶文化:南平有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苏轼曾叙述茶受汉武帝宠爱的故事,与苏轼同时代的孙渐有诗云:“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经过一千多年的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历史演变,焙茶手法各具特色。

抗战文化:南平的10个县(市、区)都是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著名的“赤石暴动”,就发生在武夷山下。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名词作《如梦令·元旦》中写道:“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平南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四平戏、傩舞(邵武傩舞)、中幡(建瓯挑幡)、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剪纸(浦城剪纸)


南平名人:

著名理学家--朱熹、绍兴名臣—廖刚(顺昌)、道南鼻祖—杨时(延平)、白衣卿相—柳永(武夷山)、抗金名相—李纲(邵武)、敢为人先—黄峭(邵武)、独创诗体—杨荣(建瓯)、革命先驱—杨峻德(建瓯)、君王之师—真德秀(浦城)、法医鼻祖—宋慈(建阳)、“三教布衣”—陈陶(延平)、铸剑宗师—欧冶子(松溪)、吴育、柳永、章得象、杨亿、黄震、朱门领袖—蔡元定(建阳)


南平人文景观:

4A级及以上主要景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大安源旅游景区、南平市顺昌华阳山旅游景区、南平市溪源峡谷旅游区、南平市天成奇峡旅游区、南平市邵武云灵山旅游景区、南平邵武和平古镇景区、南平武夷山茶博园、武夷山自遊小镇汽车主题乐园景区、武夷香江茗苑、南平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浦城县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景区、福建武夷温泉旅游景区、邵武金坑红色旅游景区、顺昌洋口红色旅游小镇、中国白茶小镇石圳湾景区、松溪梅口埠景区

 

南平市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武夷学院

专科院校: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


南平美食特产:

南平小吃:游浆豆腐、鸡茸、苦楮果、浦城豆腐丸、建瓯光饼、脚掌糍、哪吒糍、仁寿灌蛋、笋燕、吴屯稻花鱼、武夷茶宴、鱼羊双鲜、虾仁酿香菇、七层糕、赛熊掌、油煎盏、白凉粉、松溪蒙丸、米冻、鸡酒面、五香卷、水吉扁肉、芥菜米汤


相关内容:

南平市领导班子

1499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