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选择:学校是家乡的标志,好的学校可能使大家更了解这个地方,比如说襄阳四中和襄阳五中。但是我对这个两个学校并不是很了解。我还是想来分析一下我的高中襄阳36中。本来准备些初中或者小学,但是都是我们小镇上的人才会去读。所以还是高中好,我很喜欢也很了解这个学校。
调查结果: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创建于1998年9月,其前身是“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六化建公司子弟学校”,同年被确定为襄阳市市级重点高中,2007年被命名为襄阳市市级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襄阳市群众满意学校、襄阳市教育教学优质高中、襄阳市民主管理五星级学校等荣誉称号。据我所知是襄阳排名中间的中学。
学校位于岘山之麓,汉水之滨,坐落在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古城南门外一公里处岘山脚下,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内设高中部和小学部。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近3000人,小学部近700人。所有教室均配有全省一流多媒体设备和广播系统,男、女生公寓全部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2016年具有欧式风格的学生食堂被评为A级食堂。学校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89人。现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名,湖北省特级教师1名,襄阳市首席教育培训师1名,襄阳市隆中名校长、名师3名,研究生56人,高级教师65人,省、市优秀教师57人。逾200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类教学比武中频频获奖,屡屡摘桂,其中优质课获奖国家级5人次,省级28人次。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实行“一主两翼”培养模式(文理为主、艺体并进),坚定秉承“先以修身,终而自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开设修身大讲堂、学习大讲堂,成立襄阳市首家“海玲班主任工作室”,每年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习家池远足”、辩论赛、艺术节、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活动,开办业余党校和团校,设立奖学金,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获得全面成长。学校自2001年首次高考以来,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连续12年本科过线率、重点本科上线率均居襄阳市市区重点高中前列,连续12年荣获“襄阳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考屡创奇迹,本科过线率连续8年超过60%,抵近70%,学生“低进高出”提升率位居全市前列,以王国威、郭翠、杨俊杰等一批为代表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不突出的情况下勇夺襄阳市市区重点高中文、理科状元;各类奥林匹克竞赛有400余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一大批学生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深造,2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人才。学校还与中国百强中学、省级重点高中-襄阳四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享受襄阳四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尽快达到省级示范高中办学水平。
卓越的办学业绩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让市三十六中能获得更快的发展,原襄阳市市长别必雄、原副市长虞国旗、原副市长丁亚琳、原市教育局李菲局长等领导多次到校考察并作出重要批示,认为原校区已不适宜学校未来发展,经多次考察,最后选址在原襄阳市机电工程学校岘山校区,按规划2018年学校可整体迁入新校区。在我2013进校的时候都说搬,到现在也没有。
发现的问题:这是我切身体验发现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大,招生时和初中合作的不够大。我报名的时候还是在学校对面看到一个老师坐在小板凳上面,连个横幅都没有。2、学校比较小,操场不打就200米的跑圈还是煤灰的,运动设施也没有什么。3、学校的绿化很少,数不多花基本没有。4、食堂的菜不好吃,特别是面条,还有包子,不好吃。。。
调整方案,加大宣传,早点换新校区。
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心中的36中;我的高中,我的母校。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高中,一年也没多少考一本的。但是我很爱很爱这个学校,因为学校,所以每个角落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很小但是很温暖。学校每次晚上的校门口都很热闹,从来没有缺席过的各种小吃。学校对面3元的奶茶和现在十几元的也没差。以前一天天待在教室和每个同学都有交流。虽然我们成绩不好,但是我们也有努力和汗水。同学的各种八卦都是我们的乐趣。老师很好,很好,对我们切切实实的关心和上心。食堂的饭不是很让人满意。但是食堂的阿姨和叔叔的微笑很暖心,有个看门的大爷一直一直陪伴着我们。我考试是在襄阳4中考的,当时去考试的我们学校最差。在卫生间一个女生和另外一个穿着校服的人说:你怎么还穿校服,不怕别人抄吗?她们老师让她们学生不要穿校服。当时听到很揪心,更多的是庆幸在36中,没有那些勾心斗角的应试教育。我的英语很差很差,我的英语老师天天让我们报听写,她对差生的关心远大于优生,在最好高三她怀孕了,没有和我们说,只是一直一直陪伴着我们,现在想想她的笑心都是暖暖的,我的化学老师给我们了很多很多的鼓励。老班虽然有点小坏,但是每天中午一个个让我们改正数学,差优不论,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最后我们这一届没有考好,但是高中时光足够温暖。我觉得人情味比成绩更重要。如果一辈子把竞争当做快乐,那何时才能享受无条件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