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介绍:
黄山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安徽省辖地级市。黄山市下辖3个区、4个县人口133.2万人。黄山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黄山名称由来与变迁:
黄山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黄山原名黟山,古代别名岗山。新安,一说以祁门县新安山为名,一说取其安定之意。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唐天宝六载(747),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改其名为黄山。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一说“徽”为美义。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以其命名,表达了宋王朝在经过“动荡”之后,企望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
黄山的自然地理: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西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与浙江省为邻,东北与宣城市接壤,西北与池州市毗邻。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以山地为主,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偏低,云雾多,湿度大,夏洪秋旱,对农业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15.5—16.4℃,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新安江是黄山市境内的主要河流,属于钱塘水系,境内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长江,发源于黄山南坡西段的阊江,南流入鄱阳湖,均属长江水系。
黄山市行政区划:
黄山现辖3个区、4个县(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总面积9807平方千米。
屯溪区(4个街道、5个镇):昱东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镇、阳湖镇、黎阳镇、新潭镇、奕棋镇
黄山区(9个镇、5个乡):甘棠镇、汤口镇、谭家桥镇、太平湖镇、仙源镇、焦村镇、耿城镇、三口镇、乌石镇、新明乡、龙门乡、新华乡、新丰乡、永丰乡
徽州区(4个镇、3个乡):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
歙县(15个镇、13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三阳镇、雄村镇、坑口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
休宁县(11个镇、10个乡):海阳镇、万安镇、汪村镇、五城镇、蓝田镇、商山镇、齐云山镇、东临溪镇、流口镇、溪口镇、月潭湖镇、板桥乡、山斗乡、渭桥乡、岭南乡、源芳乡、榆村乡、璜尖乡、龙田乡、鹤城乡、白际乡
黟县(5个镇、3个乡):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碧阳镇、美溪乡、宏潭乡、柯村镇、洪星乡。县政府驻碧阳镇
祁门县(10个镇、8个乡):祁山镇、安凌镇、闪里镇、平里镇、历口镇、金字牌镇、小路口镇、凫峰镇、塔坊镇、新安镇、大坦乡、溶口乡、芦溪乡、祁红乡、古溪乡、柏溪乡、渚口乡、箬坑
黄山历史文化:
徽州文化:
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菜,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
徽派朴学,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朴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人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黄生、姚际恒、江永、汪绂均为徽派朴学的早期学者。
徽派盆景,徽派盆景是产生于古徽州地域内的盆景艺术流派,是中国一个古老的盆景艺术流派,在历史上曾为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也是八大家之一),在盆坛上享誉徽派雕刻数百年之久。
徽派雕刻,1.徽派版画,2.徽派刻书,3.徽派篆刻,4.黄氏刻工,5.徽州四雕,6.墨模雕刻,7.歙砚雕刻。
徽派茶道,徽州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以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
徽派建筑,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新安理学,新安理学是朱子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该学派由徽州籍理学家为主干组成,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朱熹为开山宗师,以维护继承、发扬光大朱子学为基本宗旨。
新安画派,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安徽南部(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
徽派戏曲,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艺术遗产十分丰富的剧种。起始阶段流行于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的在南方亦流传甚广,对许多剧种产生过巨大影响。
新安医学,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宋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吴正伦、吴昆,清代的程正通、程林、汪昂、吴谦、郑梅涧、汪文琦、程杏轩等。汪机、吴谦分别被誉为明、清四大医学之一。
城市象征:
市树,黄山松:松科常绿乔木。境内海拔700米以上普遍分布,悬崖峭壁处亦能生长。黄山迎客松等奇松即系此种。适于凉润的中海拔以上山地生长。
市花,黄山杜鹃:又名安徽杜鹃,杜鹃花科常绿灌木,产黄山清凉峰、牯牛降、六股尖等海拔1400米以上地带。花粉红、白等色。
市鸟,红嘴相思鸟:小型鸣禽,雀形目画眉科,俗名红嘴玉,属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栖居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灌丛或竹林中,很少在林缘活动。
文物古迹:程大位故居、程氏三宅、屯溪镇海桥、兴村程氏宗祠、潜口民宅、老屋阁及绿绕亭、罗东舒祠、呈坎村古建筑群、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蜀源牌坊群、唐模檀干园、许国石坊、棠樾石牌坊群、渔梁坝、许村古建筑群、竹山书院、郑氏宗祠、长庆寺塔、洪氏宗祠(敬本堂)、棠樾古民居、北岸吴氏宗祠、员公支祠、昌溪周氏宗祠、北岸廊桥、三阳洪氏宗祠、石潭吴氏宗祠、稠墅牌坊群、歙县太平桥、巴慰祖宅、歙县许氏宗祠、歙县鲍氏宗祠、大阜潘氏宗祠、昌西太湖祠、宏村古建筑群、
黄山名人:
方腊、朱熹、程大位、戴震、王茂荫、詹天佑、赛金花、黄宾虹、陶行知、胡适、张曙
黄山人文景观:
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唐模、呈坎、潜口民宅、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花山谜窟、东黄山度假区、翡翠谷、太平湖、九龙瀑、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景区、齐云山风景区、赛金花-归园景区、南屏景区、牯牛降、芙蓉谷景区、新安江滨水旅游区、打鼓岭、休宁古城岩、新四军军部、历溪景区、黎阳in巷、屏山景区、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黄山徽州区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
黄山市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黄山学院
专科院校: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健康职业学院
黄山风俗民情:
徽州婚嫁: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重阳庙会:重阳庙会是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3天,农历九月初九为正日。
上九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
抛绣球:抛绣球是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
目莲戏:目莲戏为徽州一古老剧种,流传于黄山市各地及邻县,尤其盛行于祁门、石台一带。
抬阁:抬阁是流行于休宁、屯溪的一种民间游艺,又称“抬角”。
叠罗汉:叠罗汉为流行于歙县叶村的一种民间游艺。表演时演员下穿红彩裤,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绘有脸谱。
跳钟馗: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于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
仗鼓舞:仗鼓舞是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又名“得胜鼓”。
黄山美食特产:
黄山小吃:金丝琥珀蜜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