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概况:钦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钦州市下辖2个区、2个县人口331.08万人。钦州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钦州市概况

钦州市概况:

钦州市, 简称“潮”,广西省辖地级市。钦州市下辖2个区、1个县人口257.46万人。钦州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钦州是隋代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通道,有钦州八景和钦州新八景等景点。


钦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钦州市,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


钦州的自然地理:

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南临钦州湾,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北与南宁市接壤。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由于南临北部湾,西北靠十万大山,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也受大陆气团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是中国湿热多雨的地方之一。钦州市的南部为辽阔的钦州湾。钦州湾属中国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位于鱼产富饶的北部湾之最北部, 广义的钦州湾, 东起合浦县的英罗港,西至防城县的北仓河口,海岸线长1478公里。

   

钦州市的民族宗教:

钦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种宗教和传统民间信仰。经政府批准的宗教合法场所有32处,教职人员29人,信教群众约23万人,分布在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全市现有宗教团体8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5个,县级宗教团体3个。


钦州市行政区划:

钦州现辖2个区、2个县(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总面积562.64平方千米。

钦南区(5个街道、11个镇):向阳街道,水东街道,文峰街道,南珠街道,尖山街道,沙埠镇,康熙岭镇,黄屋屯镇,大番坡镇,龙门港镇,久隆镇,东场镇,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犀牛脚镇

钦北区(3个街道、11个镇):长田街道、鸿亭街道、子材街道、大垌镇、平吉镇、青塘镇、小董镇、板城镇、那蒙镇、长滩镇、新棠镇、大直镇、大寺镇、贵台镇

灵山县(2个街道、17个镇):新圩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灵城街道、三海街道

浦北县(2个街道、15个镇):泉水镇、石埇镇、安石镇、张黄镇、大成镇、白石水镇、北通镇、三合镇、龙门镇、福旺镇、寨圩镇、乐民镇、六硍镇、平睦镇、官垌镇


钦州历史文化:

方言:钦州市世居民族有汉族和壮族,语言主要是汉语和壮语。

粤剧:钦州市粤剧存在观众老化、传承断档、人才紧缺、行当不全、地方戏曲人才培养面临青黄不接等诸多困境。


钦州名人:

宁长真、宁原悌、冯敏昌、冯子材、刘永福、冯兆金、黄明堂


钦州人文景观:

三娘湾旅游区、八寨沟旅游区 、王岗山、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大芦村民族风情、 六峰山 、五皇山、椎林叠翠、麻蓝岛、龙门群岛(七十二泾)、三海岩、灵东水库、五皇山、越州天湖等。古迹与人文景观有马鞍山遗址、独料遗址、古立山岗遗址、合浦郡址、越州古城址、安州故址、钦州遗址、天涯亭、广州会馆、大朗书院、绥丰书院、大芦古宅群、竹山古宅群、苏村古宅群、久隆古墓群

 

钦州市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北部湾大学

专科院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钦州美食特产:

钦州菜:白鸽粥、蚝油柚皮鸭

钦州小吃:钦州猪脚粉、钦州大蚝、大寺猪肚巴、酸嘢


相关内容:

钦州市领导班子

1499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