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简介:
温州市,简称“瓯”,浙江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温州市下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口957.2903万人。温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温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
温州的自然地理:
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和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接,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为界。全境介于北纬27°03’至28°36′,东经119°37′至121°18′之间。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属浙南中山区,迤东高度逐渐降低为丘陵地,东部是沿海平原。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温州市河流发育受地质构造制约,沿华夏式断裂线流向。干流大抵西向东流,又因纵横断裂影响,支流多构成羽状水系。许多河流左右岸流域面积不对称,如瓯江支流大部分发育在左岸;飞云江更甚。河流多为山溪性强潮河。
温州市行政区划:
温州现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瑞安市、乐清市、龙港市、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总面积12110平方千米。
鹿城区(12个街道、2个镇):五马街道、大南街道、松台街道、广化街道、滨江街道、蒲鞋市街道、南汇街道、南郊街道、双屿街道、丰门街道、七都街道、仰义街道、藤桥镇、山福镇
龙湾区(6个街道):永中街道、蒲州街道、海滨街道、永兴街道、状元街道、瑶溪街道
瓯海区(12个街道,1个镇):景山街道、梧田街道、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新桥街道、娄桥街道、三垟街道、瞿溪街道、潘桥街道、郭溪街道、丽岙街道、仙岩街道、泽雅镇
洞头区(6个街道,1个镇,1个乡):北岙街道、东屏街道、霓屿街道、元觉街道、灵昆街道、昆鹏街道、大门镇、鹿西乡
瑞安市(12个街道、9个镇、2个乡):安阳街道、玉海街道、锦湖街道、潘岱街道、东山街道、上望街道、莘塍街道、汀田街道、飞云街道、云周街道、仙降街道、南滨街道、芳庄乡、北麂乡;塘下镇、陶山镇、桐浦镇、湖岭镇、林川镇、马屿镇、曹村镇、高楼镇、平阳坑镇
乐清市(8个街道、14个镇、3个乡):城东街道、乐成街道、城南街道、盐盆街道、翁垟街道、白石街道、石帆街道、天成街道、大荆镇、仙溪镇、雁荡镇、芙蓉镇、清江镇、虹桥镇、淡溪镇、柳市镇、北白象镇、湖雾镇、南塘镇、南岳镇、蒲岐镇、磐石镇、智仁乡、龙西乡、岭底乡
龙港市(102个社区):金钗河社区、龙城社区、朝西屋社区、江口社区、下埠社区、池浦社区、江浦社区、李家垟社区、东城社区、龙虹社区、下涝社区、洪宫社区、涂厂社区、新美洲社区、新兰社区
永嘉县(7个街道、11个镇、4个乡):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瓯北街道、乌牛街道、黄田街道、三江街道、桥头镇、桥下镇、岩头镇、沙头镇、枫林镇、岩坦镇、大若岩镇、碧莲镇、巽宅镇、鹤盛镇、金溪镇、云岭乡、茗岙乡、溪下乡、界坑乡
平阳县(14个镇、2个乡):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万全镇、海西镇、南麂镇、麻步镇、凤卧镇、怀溪镇、青街畲族乡、闹村乡
苍南县(16个镇、2个民族乡):灵溪镇、宜山镇、钱库镇、金乡镇、藻溪镇、桥墩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望里镇、炎亭镇、大渔镇、莒溪镇、南宋镇、霞关镇、沿浦镇、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
文成县(12个镇,5个乡):大峃镇、珊溪镇、玉壶镇、南田镇、黄坦镇、巨屿镇、百丈漈镇、峃口镇、西坑畲族镇、周壤镇、二源镇、铜铃山镇、周山畲族乡、平和乡、双桂乡、公阳乡、桂山乡
泰顺县(12个镇、7个乡):罗阳镇、司前畲族镇、百丈镇、筱村镇、泗溪镇、彭溪镇、雅阳镇、仕阳镇、三魁镇、南浦溪镇、龟湖镇、西旸镇、包垟乡、东溪乡、凤垟乡、柳峰乡、雪溪乡、大安乡、竹里畲族乡
温州历史文化:
语言: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非遗: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文物古迹: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蒲壮所城、浙南石棚墓群、刘基庙/墓、永昌堡、南阁牌楼群、四连碓造纸作坊、高氏家族墓地、仕水矴步、利济医学堂旧址、圣井山石殿、顺溪古建筑群、赤溪五洞桥、芙蓉村古建筑群、泰顺廊桥、曹湾山遗址、国安寺塔、观音寺石塔、护法寺桥和塔、乐清东塔、八卦桥和河西桥、栖真寺五佛塔、真如寺石塔、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楠溪江宗祠建筑群、玉岩包氏宗祠、雪溪胡氏大院、泰顺土楼、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温州名人:
林景熙,高则诚,郭沔,周去非,周达观,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玄觉,王十朋,叶适,上官鼎,王振鹏,谢庭循,任道逊,赵士桢,刘基,项乔,张璁,黄公望,陈傅良,王瓒
温州人文景观:
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中国诗之岛、世界古航标”——江心屿,“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楠溪江,“壶穴奇观、华夏一绝”——铜铃山,“中国第一高瀑”——百丈漈,贝藻王国——南麂列岛,海上桃源——百岛洞头
温州市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理工学院、温州商学院、温州商学院、温州肯恩大学
专科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风俗民情:
拦街福: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
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
五月忌: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
三月三:畲族的“三月三”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村前村后都飘荡着清香。
温州美食特产:
温州小吃:炒粉干、灯盏糕、猪油糕、双炊糕、长人馄饨、矮人松糕、楠溪江麦饼、鱼丸、牛杂、清明饼
相关内容: